游离小腿后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咽癌术后缺损的效果分析

作者:崔文静; 卓凤; 王续纪; 李建成*; 胡恺; 陈默; 杨东昆; 郭蕴
来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3, 37(01): 52-62.
DOI:10.13201/j.issn.2096-7993.2023.01.010

摘要

目的:分析游离小腿后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咽癌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6月—2019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36例口咽癌患者进行分析和随访,18例患者采用游离小腿后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后缺损(实验组),18例采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移植皮瓣成活率、伤口Ⅰ期愈合率及平均住院时间;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术后1、3年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生存曲线间差异;通过洼田饮水试验、吹气法计算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3、6、12、18个月吞咽、腭咽闭合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有1例皮瓣坏死,成活率均为94.4%;两组患者术区伤口Ⅰ期愈合率均为94.4%;实验组和对照组供区伤口愈合率分别为100.0%和94.4%;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6.9 d和17.2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1、3年总体生存率为91.2%、66.5%;实验组和对照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4.1%、69.3%和88.2%、6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16+和P16-患者术后1、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80.0%和85.7%、6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吞咽及腭咽闭合功能恢复评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1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小腿后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穿支血管解剖恒定,可根据组织缺损空间制备成单叶、多叶、嵌合等皮瓣,且供区隐蔽可直接拉拢缝合,同时该皮瓣可塑性较强,因此可作为修复口咽癌术后缺损的常用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