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找出与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的蛋白,为研究泡桐丛枝病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iTRAQ技术对使用硫酸二甲酯(DMS)处理后恢复健康的毛泡桐患丛枝病苗、未经处理的毛泡桐病苗和健康苗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共鉴定得到2 628个蛋白质,其中177个蛋白表达水平具有显著差异;通过比对分析找到37个与泡桐丛枝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代谢途径分析可知,37个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光合作用、植物-病原物相互作用、氧化磷酸化等途径。【结论】毛泡桐感染泡桐丛枝病过程中,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蛋白受到影响,钙调蛋白(CaM)在植原体与毛泡桐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