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应用不同频率条件性电刺激(Conditioning electrical stimulation,CES)诱导长时程痛觉敏化及各测量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20位受试者均接受按随机顺序设定的10 Hz,100 Hz,200 Hz CES和对照实验。通过测量皮肤血流和温度来观测皮肤的炎症反应。应用单次脉冲电刺激(Single electrical stimulation,SES)测量CES部位(同位)的痛觉变化,在CES部位周围(异位)用30 g和50 g的针刺刺激器测量针刺觉和医用棉签测量轻触觉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判断测量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期相比,针刺觉和轻触觉在三种CES后均升高;各实验期的同位痛觉变化无统计学差别。皮肤血流在10 Hz和200 Hz CES后高于对照期。相关性分析显示:皮肤血流和温度与轻触觉和SES的疼痛评分之间未发现相关性;同位的SES痛觉变化与异位针刺觉的变化存在较高相关性,与轻触觉的变化在10 Hz和100 Hz实验期存在弱相关性;异位的轻触觉和针刺觉变化在10 Hz、100 Hz和对照期中,发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高频(200 Hz)和中频(10 Hz)CES可引起与100 Hz CES相似的异位痛觉增强。10 Hz CES由于其更加接近C-纤维痛觉感受器在炎症状态下的放电频率,因此可以成为另一种电刺激方案应用到长时程痛觉敏化模型中。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