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构建乌江彭水水电站过鱼对象复核评价体系,有助于维持水电站上游鱼类种群的基因交流,为后续的生态调度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对彭水坝下―银盘坝上江段蓄水前(2009-2011)、蓄水中(2012-2015)、蓄水后(2022)3次鱼类资源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依据洄游习性、产卵场江段重要性、库区及上游生境适宜度、特有性、保护优先性、种质资源价值和资源量现状等7个指标构建了鱼类过坝需求的复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估了银盘水库蓄水后彭水―高谷江段鱼类的过坝需求等级。结果表明,彭水―高谷江段优先过鱼对象为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鳜(Siniperca chuatsi)、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粗唇鮠(Leiocassis crassilabris)、泉水鱼(Pseudogyrincheilus procheilus)、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鲇(Silurus asot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和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研究结果为确定集运鱼系统适宜过鱼对象提供理论支持,为全面建设乌江流域梯级电站鱼类生态保护设施奠定基础。
-
单位三峡大学; 水利部水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唐国际彭水水电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