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前体质量指数在不可手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作者:凡新苓; 杨银; 王妤; 王健仰; 邓垒; 王鑫; 刘文扬; 王文卿; 陈东福; 肖泽芬; 冯勤付; 吕纪马; 周宗玫; 毕楠; 张涛*
来源:肿瘤研究与临床, 2022, 34(07).

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前体质量指数(BMI)对不可手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化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放疗、序贯放化疗或同步放化疗的711例不可手术局部晚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放疗均采用调强放疗(IMRT)或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技术, 化疗方案为紫杉醇+卡铂、培美曲塞+顺铂或依托泊苷+顺铂。分析治疗前BMI及其他临床因素对患者总生存(OS)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亚洲人BMI推荐分组方法, 低BMI组(<18.5 kg/m2, 23例)、正常BMI组(18.5~23.9 kg/m2, 293例)、高BMI组(≥24.0 kg/m2, 395例)中位OS时间分别为17个月(95%CI 11~29个月)、29个月(95%CI 22~36个月)、30个月(95%CI 27~34个月), 低BMI组OS差于正常BMI组及高BMI组(χ2=11.20, P=0.004)。应用最大选择检验确定BMI预测生存的最佳临界值为21.31 kg/m2, 据此将患者分为低BMI组(BMI<21.31 kg/m2, 130例)和高BMI组(BMI≥21.31 kg/m2, 581例), 两组中位OS时间分别为20个月(95%CI 17~27个月)和32个月(95%CI 28~35个月), 低BMI组OS差于高BMI组(χ2=12.30, 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 年龄≥65岁、男性、Karnofsky评分<80分、低BMI、吸烟、组织学类型为鳞状细胞癌、治疗方式为单纯放疗均为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对于接受放化疗的不可手术局部晚期NSCLC患者, 治疗前BMI低者预后更差。

  • 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