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ROPOMI的石家庄市NO2柱浓度时空分布及来源分析

作者:刘博涵; 袁金国*; 李艳翠; 王景芝
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3, 46(08): 77-89.
DOI:10.19672/j.cnki.1003-6504.0591.23.338

摘要

为探讨石家庄市NO2柱浓度时空分布及潜在污染源区,该文利用2019-2021年L2级别的TROPOMI二氧化氮数据、石家庄市8个国控点环境自动监测站的NO2、O3、PM2.5浓度数据和气象要素数据以及全球数据同化系统中的气象数据,对石家庄市NO2时间变化、空间分布、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以及潜在源贡献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家庄市NO2浓度年内变化趋势呈“U”型,季节性明显,NO2浓度冬季(13.33×1015molec/cm2)>秋季(12.76×1015molec/cm2)>春季(4.96×1015molec/cm2)>夏季(4.09×1015molec/cm2);NO2浓度空间表现为“主城区高、四周低”的椭圆带状分布,并形成主城区-鹿泉-正定、赞皇-元氏-高邑和深泽-辛集3个污染中心。通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得知,NO2浓度与气压、温度、降水量均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15、-0.739、-0.520,相对湿度和风速的影响不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325、-0.326。通过潜在源分析得出邢台、邯郸、山东西北部、河南北部、内蒙古中部以及蒙古国南部地区是石家庄地区的污染物传输通道范围,长治、晋中、太原、安阳、郑州、焦作、新乡、邢台、邯郸等地均为石家庄市的高污染贡献概率、高污染贡献值地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