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篇聚焦“救文以质”之道,专门分析《春秋》案例。齐桓、卫宣胥命于蒲,相互信任,是君子协定,而化繁为简、回归本真;宋伯姬“礼而信”,把人当人,尊礼而重信;齐桓征伐,有违周公东征之善质;“阳谷之会”上,齐桓公提出“四无”要求,是重申军队之为军队的本质;“泓之战”中宋襄公不乘人之危,以道义为重,以质治文;处于绝对军事优势的楚庄王对郑襄公“要其人,不要其土”,则显示了内在本质之善。唐儒啖助承续董子而明确主张“以诚断礼”“以忠道原情”,要求新王以诚心诚意对待礼乐仪轨。董仲舒面对周秦文弊而发明《春秋》大义,力主汉德当从夏从敬,取法《春秋》重返质家法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