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起病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进展

作者:宋梦婷; 王振杰*; 郭培霞; 李君茹; 程海华
来源:中华全科医学, 2021, 19(04): 648-652.
DOI: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884

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为以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腕关节等小关节受累为主的对称性、持续性、侵蚀性的多关节炎。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是指年龄≥60岁的类风湿关节炎,分为2个临床亚组:老年起病类风湿性关节炎(EORA)和青壮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YORA)。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预期寿命的延长,EORA的发病率在逐渐增高,EORA与YORA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实室特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及时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非常重要,因为可以实施早期治疗。EORA与一些其他风湿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很复杂,如风湿性多肌痛(PMR)、痛风性关节炎(GA)、骨关节炎(OA)等,这些疾病会出现与EORA相似的症状和体征,且EORA的诊断方法缺乏特异性,所以EORA易造成误诊、漏诊。EORA患者与YORA患者具有相同的治疗目标:控制临床表现,防止结构损伤,保护关节功能,降低死亡率。由于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的改变、合并肾功能不全较多、年龄相关的免疫衰老等危险因素的存在,EORA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较YORA多见。目前治疗RA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Gc)、传统的DMARDs(csDMARD)、生物DMARDs(BDMARDs)、靶向合成DMARDs(TsDMARDs)等,在选择治疗药物时,要根据患者疾病活动及合并症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以实现临床缓解或尽可能降低疾病活动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