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世纪中后期,清、鲜宗藩关系不断受到冲击,清政府不得不改变"统而不治"的传统,采用近代通商手段,通过加强对朝鲜经济的控制力度,进而影响其内政外交,其中贷款举措颇具时代特色。清政府利用宗主国之影响力,在与各国争夺朝鲜外债中占据优势,甲午前,累计提供5笔共计535 000两白银贷款,成为朝鲜最大债权国,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宗主国地位。这些贷款与近代西方国家资本输出有着本质区别。清政府并未将朝鲜视为原料产地或商品倾销市场,也不刻意追求资本利润,只希望维持旧有的宗藩关系,必然会有极大的局限性,加上其自身亦深陷统治危机,使得贷款发挥政治经济效用极其有限,亦无法挽救宗藩关系解体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