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中和之美”脱胎于先秦时期的“尚中”“尚和”思想,自孔子中庸思想中发源,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个核心范畴和重要的美学思想。《中庸》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强调物与物、人与人、人与物之间须和谐相处,由此方能有大美产生。因而,历代文人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艺术上均以追求和谐之美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