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极监测与评估计划(AMAP)工作组于2021年发布了《北极环境的汞》科学评估报告,基于近年来北极环境介质中汞的观测和模拟研究,评估了北极环境介质的汞含量和储量水平,并预测了未来北极环境中汞含量的潜在变化。报告指出,全球大气汞排放主要源于北极以外地区(>98%),部分大气汞可随大气环流远距离传输并沉降至北极生态系统,进而参与北极地区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其中2/3的北极大气汞沉降至陆地环境,1/3沉降至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的汞主要储存于土壤、冰川和积雪中,这部分汞可在河流输运和海岸侵蚀作用下输入北冰洋。汞也可经洋流作用输入北冰洋。储存于北冰洋的汞又可经逃逸至大气、埋藏于大陆架和深海盆地及洋流流出而去除。北极环境的汞主要以无机形式赋存,部分可在厌氧环境中经微生物甲基化过程转化为甲基汞。相比气候变化,初级排放减少对未来北极环境汞含量变化的影响更大。因此,需实施严格且可行的全球人为汞减排政策,以期在未来20年降低北极环境汞含量。报告也指出,未来需更好地量化北极局地汞排放、加强汞的关键环境过程的研究和模型开发、研究携带汞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基因的微生物群落、进行一致的初级排放和气候变化预测及编制全球人为汞排放清单等,以准确评估北极环境汞循环、预测北极环境汞含量变化。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