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脂膜炎和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温蓬飞; 周沁田; 万川; 刘晓羽; 解瑶; 李凡; 王琳*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0(06): 930-934.
DOI:10.13464/j.scuxbyxb.2019.06.027

摘要

目的分析狼疮性脂膜炎(LEP)和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L)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从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等方面对9例狼疮性脂膜炎(LEP)和9例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L)进行比较研究。结果①临床特点:LEP好发于头面部,通常无系统症状,对羟氯喹治疗反应较好,预后好;SPTL更易累及下肢,可伴系统症状,若肿瘤播散或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HPS)可能提示预后不良。②组织病理:LEP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常累及真表皮,可见少量的浆细胞;SPTL几乎不累及真表皮,可见瘤细胞的"花环样"浸润模式和"豆袋细胞"。③免疫表型:LEP组CD4+/CD8+、团块状CD20+、较多CD138+和散在CD123+;SPTL组CD4-/CD8+、βF1+,CD138-、CD123-,TIA-1+或GrB+更提示SPTL。④TCR-γ基因重排:LEP(-)而SPTL(+)。结论大多数LEP和SPTL各具临床病理特征,易于区分;病变局限于皮下脂肪层的LEP需借助免疫组化标记及基因重排检测等协助鉴别。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