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非颅内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非颅内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性别、年龄、入院时间、肿瘤类型匹配原则分别选择124例单纯脑梗死(A组)、单纯恶性肿瘤(B组)和健康人群(C组)作为对照,对常见脑血管危险因素、实验室相关指标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组患者无传统脑梗死危险因素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单纯脑梗死组(P<0.05),而与单纯恶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组多数患者头颅MRI表现为2个及以上动脉供血区多个病灶的特点。二分类1∶2条件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水平、是否存在转移和APTT 3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结合各变量参数水平及相对危险度(RR),在固定其它自变量时,D-二聚体水平每升高1mg/L,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概率将上升98.4%(RR=1.984, 95%CI:1.235~3.258,P<0.001);发生转移的肿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是未发生转移肿瘤患者的1.692倍(RR=1.692, 95%CI:1.456~2.687,P<0.001);APTT时间每降低1s,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概率将增加16.1%(RR=0.839, 95%CI:0.769~0.928,P<0.001)。结论:躯体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与普通脑梗死不同,不具有传统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多发病灶为主,血液高凝状态可能是恶性肿瘤患者脑发生脑梗死的根本原因。
-
单位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