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卑之无甚高论”是一句常用的成语,源出《史记·张释之列传》(《汉书》照抄),“无”作“毋”,原意是“放低你的论调,不要过于高谈阔论”。宋人把它误读作一句,用来表示“见解一般,没有什么高明之处”。此后这个误解误用义一直沿用,直至今天。误解的关键在于“甚”是个同形字,宋人把“甚1”(音shèn,义为“很;太;过于”)误读成了“甚2”(音shén,义为“何,什么”),结果导致这句话里的每个字都被重新解读了。误解误用之所以发生在宋代,主要原因是“甚2”在宋代的普遍行用,同时也跟宋人喜读《汉书》的时代风气有关。此类例子在汉语史上并不鲜见,辞书释义宜细加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