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7-2021年成蚊生态学特征分析

作者:胡雅劼; 张镇川; 李玲玲; 余技钢; 李观翠
来源: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3, 34(01): 44-47.

摘要

目的 了解四川省2017-2021年蚊虫种群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做好蚊类的防制和蚊媒传染病的预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7-2021年四川省21个市(州)的成蚊监测数据,采用诱蚊灯法对蚊类开展连续监测,应用Excel 2007和SPSS 25.0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2021年四川省21个监测点蚊虫平均密度为1.60只/(灯·h),5年中蚊密度基本维持在相近的水平波动;蚊种构成以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为主,分别占捕蚊总数的35.64%、33.98%和10.78%;各生境中总体蚊密度以牲畜棚最高,达4.51只/(灯·h),医院最低,为0.39只/(灯·h),且农村地区总体蚊密度显著高于城区(Z=-6.523,P<0.001)。全省蚊密度季节消长呈单峰曲线,高峰期集中在6-7月。结论 四川省各监测点蚊密度除2019年稍高以外,总体蚊密度均较低;优势蚊种为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农村蚊密度最高,是防制的重点地区;5-9月为主要优势蚊种活动的高峰期,在此时间段内应加强蚊类的综合防制。

  • 单位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