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接受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与静态调强放疗(sIMRT)的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急性骨髓抑制和放射性皮肤反应的发生率,探讨患者放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保乳术后放疗的10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接受的放疗方式分组,VMAT组65例,sIMRT组39例。观察两组放疗期间急性骨髓抑制和放射性皮肤反应的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结果 VMAT组与sIMRT组骨髓抑制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皮肤反应情况相比,sIMRT组Ⅱ~Ⅲ级急性皮肤反应发生率较VMAT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单因素分析显示HER-2状态和照射类型是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只有照射类型是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OR=3. 040,95%CI:1. 214~7. 608,P=0. 018)。结论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采用VMAT较sIMRT急性皮肤反应发生率低,胸壁联合锁骨上照射是患者发生骨髓抑制的危险因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