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海州区中小学生近视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个性化的干预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小学、初中和高中各5所;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高中各抽取2个班,共30个班级1 588名学生进行视力筛查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 男生843名,占53.09%,女生745人,占46.91%,近视1 206名,近视率为75.94%。单因素显示:女生(χ2=62.526,P<0.001)、初高中(χ2=608.793,P<0.001)、户外运动时间短(χ2=32.043,P<0.001)、使用电子设备时间长(χ2=4.749,P=0.029)、参加课外辅导兴趣班(χ2=387.358,P<0.001)、不规范做眼保健操(χ2=46.363,P<0.001)、睡眠时间短(χ2=8.096,P=0.004)、读写姿势不正确(χ2=405.931,P<0.001)、学校未按要求调整课桌椅高度(χ2=396.052,P<0.001)、使用照明设备不正确(χ2=96.508,P<0.001)、饮食习惯偏甜(χ2=90.673,P<0.001)、父母亲近视(χ2=228.802,P<0.001)的中小学生近视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OR=2.518)、初高中(OR=70.888)、使用电子设备时间长(OR=1.403)、参加课外辅导兴趣班(OR=18.287)、父母亲近视(OR=3.473)为近视危险因素,读写姿势正确(OR=0.058)、学校按要求调整课桌椅高度(OR=0.087)、使用照明设备正确(OR=0.279)、饮食习惯不爱甜食(OR=0.222)为近视保护因素。结论 连云港市海州区中小学生发生近视的危险因素为女生、初高中、使用电子设备时间长、参加课外辅导兴趣班、睡眠时间短、饮食习惯偏甜、父母亲近视等。近视防控工作需政府多部门联动,应将其纳入政府职能部门目标考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