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50多年前首次发现双膦酸盐类化合物在人体内具有药物活性价值,后被广泛用于治疗和预防异位钙化类疾病以及异常骨吸收性疾病[1]。近20年来,其在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骨转移防治中的应用逐渐成为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2]。但双膦酸盐类药物所引起的多种不良反应必须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践中最不易处理的并发症就是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bisphosphonate-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s,BRONJ)。难以愈合的死骨暴露是BRONJ的典型临床表现,常伴有急性软组织炎症及颌骨疼痛等症
-
单位济南市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