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城市化与城镇化迅速发展,社会功能趋向复杂与多元化,不仅高密度地区面临空间环境品质低下等问题,小城镇中的历史遗存保护问题也难以阻挡日益加速的城镇化进程而被搁浅。幼儿园作为教育的启蒙场所,是孩童们成长的“保育园”,无论是日照、活动场地还是教培单元,都会比其他教育建筑对精细化设计有着更高要求。如何在现今高密度设计成为新常态的局面中寻求一条更加精细化、本土化、人文化的学前教育设计路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解析两个设计实例,针对有限的场地环境与片区内具有历史记忆的城市肌理与符号,提出因地制宜、文脉转译、空间适宜性设计应对措施,以期为高密度地区幼儿园设计实践提供一些思路。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