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平凉地区是近年来盆地边缘增储上产的重要勘探新区,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该区油气勘探程度低,长8段油藏油气来源及成藏规律存在争议。通过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油源对比、烃源岩生烃期与成藏期匹配关系、储层特征及构造演化对油气充注过程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明确了研究区长8段油气来源及运聚规律,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3亚段黑色页岩有机质丰度高,干酪根类型主要为I型,处于成熟阶段,以生油为主,长8段原油来源于长73亚段黑色页岩。长73亚段和长8段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低,干酪根类型为II-III型,不具有生烃贡献。研究区长8段油藏流体包裹体呈蓝色荧光,均一温度介于115~130℃之间,存在I期油气充注。研究区长73亚段黑色页岩主生烃期与长8段油藏油气充注期相匹配,生烃高峰期和成藏期均为早白垩世末期(约100 Ma)。研究区构造呈现“西高东低”特征,发育高角度断裂,长8段储层物性较好、微裂缝发育,长73亚段黑色页岩生成的油气沿断裂向长8段储层中运移,构造高部位控制着长8段油气分布,本研究对盆地边缘新区的下步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