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张树国教授《战国秦汉简帛与文学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结项成果,是作者另一力作《出土文献与上古历史文学研究——以楚史及屈赋为中心》(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的姊妹篇。该书近55万字,共555页,包括四编十七章,大多数章节作为研究论文发表在《文学遗产》等国内重要期刊上,已引起学界很大反响,其创新点突出体现在利用简帛材料解决上古文学的具体问题。首先,利用简帛材料探索《诗经》问题,论证清华简《耆夜》《周公之琴舞》等组诗是战国时期的仪式乐歌;安大简《诗经》保存了《周南》《召南》《秦风》《侯风》《魏风》《鄘风》等六风,有些学者认为这些“佚篇”是孔子删诗之前的《诗经》,借此论证孔子删诗说可信,但这些所谓“佚篇”从未见诸西周、春秋以来史料,该成果认为清华简歌诗及安大简《诗经》均为孔子弟子子夏为魏文侯所作歌诗,《侯风》之“侯”即魏文侯,子夏或造篇,或诵古,弦歌诗诵而造魏国新乐;上博简《孔子诗论》以及郭店简《五行》、马王堆《五行》等篇保存了最早的孔子论诗文字,与此相对照,很清楚地看出汉代以后儒者阐释《诗经》时添加了哪些内容。其次,体现在简帛材料与屈原以及《楚辞》创作的关系。如利用太岁纪年对屈原生年的推算,验证屈原生于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的结论,从而解决了屈原研究的重大问题;屈原作品二十五篇的真伪问题源于秦汉以后的隶变;《楚辞·远游》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为淮南王刘安所作《远游》,后半部为扬雄《广骚》,为刘歆整理古文集时附益在一起;《东皇太一》是《楚辞·九歌》的争议焦点,该成果根据汉文帝时期汝阴侯墓出土太一游宫占盘及其上面的铭文材料,结合《易纬·乾凿度》等书,考证《九歌》成于汉武帝元鼎六年甘泉祭祀乐舞。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