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进展与做法

作者:孙亮; 吴雪; 王小龙; 王伟伟; 张俊侠; 刘善斋*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21, 27(15): 176-178.
DOI: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1.15.060

摘要

亳州市是畜牧大市,随着规模化养殖水平的提高,养殖废弃物逐年增长,全市每年畜禽粪污产生量约460万t。虽然处理后的畜禽废弃物是优质肥源,但未经处理的畜禽废弃物,被当作"废水""废物"处理,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造成资源与利用没有很好地"熔合"在一起,形成"花钱浪费资源"困境。自2019年以来,亳州市农业农村局整合畜牧、农技、农发等多部门资源优势,发挥"1+1+1>3"的效应,在全市全区域实行畜禽肥水还田,摸索出"整合资源、就近还田、量化指标、加强监测"的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有效路径,实现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与化肥减量、农作物增产增效、土壤肥力提升以及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有机结合。在推进畜禽肥水还田过程中,创立了"三合一工程"工作机制,采取了"宣传发动、示范带动、行政推动"工作方式,形成了"群众可接受、财力能承受、技术可复制"工作局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