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平扫及弥散加权成像(DWI)中的弥散系数(ADC)在中晚期肺癌不同治疗方案下早期疗效评估价值。方法:入选2015年10月——2019年3月收住院诊断为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观察性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化疗组、放疗组、靶向治疗组。三组患者均于治疗前1周、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行胸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于治疗前1周、治疗后4周、8周行胸部CT检查,根据胸部CT肿瘤直径变化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胸部MRI与胸部CT疗效评估差异,比较ADC值在有效组和无效组接受不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差异;进一步分析ADC变化率与肿瘤体积退缩率相关性。结果:胸部MRI与胸部CT下测得肿瘤最大径评价值之间比较在有效组及无效组均无差异,P>0.05;有效组仅靶向治疗后4周肿瘤退缩率比无效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有效组ADC值明显增加,无效组ADC值升高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不同治疗后有效组中:靶向治疗后1周ADC值明显升高,化疗及放疗均于治疗后2后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靶向治疗后1周、放疗后2周、化疗后4周有效组ADC值明显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中ADC值变化率与肿瘤体积退缩率呈正相关(r=0.645,P<0.001)。结论:MRI平扫+DW-MRI检查监测ADC值变化可用于中晚期肺癌治疗早期疗效评估,不同治疗方案DWI疗效评估时间点不同,但ADC值变化均早于肿瘤体积变化。

  • 单位
    厦门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