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心理健康需求量表的编制及信度和效度检验

作者:王江; 郭方方; 魏萌; 于露
来源: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 5(07): 98-102.
DOI:10.19347/j.cnki.2096-1413.202007042

摘要

目的探讨孕期心理健康需求量表的编制和该量表信度与效度的检验结果。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量表对从事孕妇心理保健工作的11名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咨询,筛选指标。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建档并进行产前检查的23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调查数据,完善《孕期心理健康需求量表》,对参加咨询的专家的情况和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进行描述。描述全部参加此次调查孕妇的一般情况;根据临界比率值法,将全部条目的分数排序,前27%为高分组,后27%为低分组,对比两组孕妇在各个条目的得分情况;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条目进行保留和删减,并分析保留维度之间得分相关性;计算最终所得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以及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计算量表的Cronbach’sα。结果本研究中对北京市范围内11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了咨询,专家的平均年龄为(45.03±5.17)岁,直接或者间接从事或管理孕妇女性心理保健工作的平均年限为(9.68±3.37)年。两轮咨询的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5.681、30.005、66.714、32.367,P<0.05)。高分组与低分组各条目的得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主成分分析与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取特征根>1,共获得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7.498%。依据标准,将"丈夫的关爱与体贴"和"夫妻双方父母关心"两个条目删除,剩余的13个条目归属为4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情绪调节""社会关系调节""专业知识需求""改善身体状况",4个维度的得分均呈正相关(r=0.512、0.534、0.551、0.601、0.562、0.613,P<0.05),4个维度的得分与总分之间均呈正相关(r=0.573、0.612、0.627、0.582,P<0.05),最终得到的量表的S-CVI为0.876,量表中各条目的 I-CVI分布在0.802~0.935,量表的Cronbach’sα为0.883,量表中各条目的 Cronbach’sα分布在0.765~0.953。结论本研究所编制的《孕产妇心理保健需求调查问卷》从"情绪调节""社会关系调节""专业知识需求""改善身体状况"4个维度对孕妇在妊娠期间的心理需求情况进行了测评,最终获得的量表结构比较合理,信度与效度均符合标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但尚需要进行更大规模人群的验证和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