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水平并探讨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胃癌且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胃癌组),选取同时期就诊于笔者所在医院的胃良性病变患者38例作为对照(胃良性病变组)。抽取2组患者清晨空腹肘正中静脉血7 mL,24 h内采用免疫磁微粒阴性富集法联合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TCs,计算CTCs阳性率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有无脉管癌栓)及无进展生存期的关系。结果胃癌组患者外周静脉血中CTCs阳性率为89.0%(89/100),明显高于胃良性病变组的10.5%(4/3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胃癌患者外周静脉血中CTCs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P=0.017)、淋巴结转移(P=0.038)及TNM分期(P=0.016)有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及有无脉管癌栓无关(P>0.050)。CTCs对胃癌诊断的预测价值明显优于肿瘤标志物CEA、CA19-9和CA12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935比0.711、0.666、0.551)。胃癌患者中CTCs低表达组术后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长于高表达组(χ2=5.172,P=0.023)。结论免疫磁微粒阴性富集法联合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中CTCs水平对胃癌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诊断价值,其对指导临床肿瘤分期及对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也有一定的价值。
-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