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呼吸机辅助通气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5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A组:早期(发病3小时内)呼吸机辅助通气组、B组:晚期(发病3小时后)呼吸机辅助通气组及C组:常规抗心衰治疗组,分别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BNP的差异,各组治疗有效性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在治疗后生命体征均较B、C组治疗后平稳,A组患者的血BNP值在治疗后明显降低,降低幅度较B、C组均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在治疗后有效率均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积极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能够及时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从而改善心衰的临床症状,达到较高的治疗有效性,最终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