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黄芪药材中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探讨黄芪药材中黄酮类成分与品种、产地和种植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Venusil ASB,流动相为乙腈-0.3%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nm,柱温为25℃。比较多省份28批野生和栽培的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药材质量。结果: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08 92.224 mg/ml(r=0.999 5)、0.005 21.3 mg/ml(r=0.999 6)、0.002 80.697 6mg/ml(r=0.999 9)、0.0020.5 mg/ml(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2%100.74%(RSD=0.41%,n=6)、98.84%100.60%(RSD=0.60%,n=6)、98.47%101.74%(RSD=1.08%,n=6)、100.10%101.59%(RSD=0.32%,n=6)。从品种分析,蒙古黄芪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总黄酮的含量要高于膜荚黄芪,但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的含量少于膜荚黄芪;从产地分析,内蒙古、山西产黄芪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苷、总黄酮的含量最高,东北、甘肃次之,山东、安徽、陕西较低;从种植方式分析,野生黄芪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总黄酮的含量高于栽培品种,栽培黄芪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含量高于野生品种。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芪药材中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不同产地黄芪药材中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大,药材的品种、产地和种植方式是影响黄芪质量的主要因素。

  • 单位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