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面对资料欠缺的难题,统计历史上的人口个人寿命,哪怕是一个小村落,也会遭遇重重困难。国外学者曾经做过多方的努力,他们借助教区档案等其他渠道获得资料,从而使历史人口结构研究成为了可能。考虑到中国的国情,中国学者只能另辟蹊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汉族家族村寨大多集族而居,家族都要设置公共墓地,都要建祠堂、修家谱,而传统葬俗中又要竖立墓碑,墓碑碑文所涉内容众多,其中,就有能够反映人口个人寿命构成要素的珍贵资料。湖南省凤凰县阿拉营镇白果村是一个明清两代主要由朝廷派驻的军户构成的村落,这些军户大体都遵循了汉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虽说这个村寨处在苗族的分布区内,但该村不仅保留有规范的家族墓地,还修有家谱,家族墓地上又竖立有墓碑,有这样的家族碑文结合家谱,那么该村两百年间的历史人口个人寿命长短的变迁就得到了清晰的揭示,使此前学术界难以突破的资料难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化解。从中发现,个人寿命的变迁,与社会背景的变迁、民族关系的实情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