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末资政院是西方代议制度在中国最早实践的产物,其在诸多方面都具有开创性意义,纳税多额议员的选举便是其一。目前学界对资政院中各类型的议员都已有相关论著,但对纳税多额议员的关注却不多,对其认知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从纳税多额议员产生的背景、选举的过程及在资政院开议期间的表现来看,商人参与选举的积极性并不高。这既有商人出于对政府的不信任、受传统“财不露白”思想影响的原因,更与清末仿行日本立宪,对纳税多额议员这一项未能结合国情加以甄别有关。最终当选的10位纳税多额议员,虽然符合议员标准,但多看重籍贯,关注本省议案,私下里往来也并不密切。其在资政院的作用虽然有限,但并非一无是处。更重要的是这次纳税多额议员选举为我国商人参与政权建设起了开创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