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介素-6对冠脉介入并发症的预测

作者:王晖; 杨志健; 黄峻; 马根山; 朱铁兵; 王连生; 曹克将
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7, 16(12): 1289-1292.
DOI:10.3760/j.issn:1671-0282.2007.12.013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增强的炎症性反应对急性血管并发症及早期冠脉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按照前瞻性临床试验方案,连续选择100例行PCI治疗的稳定性(SAP)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于术前留取外周血标本,分别测定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和临床指标判定PCI术中及围术期血管并发症及术后冠脉事件。结果100例患者中,13例于术中发生急性管腔闭塞,1例于术后2 d发生亚急性血栓,均于闭塞处行PTCA和/或支架植入,恢复TIMIⅢ级血流。余84例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0 d临床随访,无缺血性事件及各种原因的死亡发生。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在CRP下四分位数组与上四分位数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水平在无并发症组和并发症组中位数分别为:4.25 (0.00~75.00)pg/ml和7.5(0.00~48.00)pg/ml,P<0.05;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增高的CRP、IL-6水平、糖尿病和靶血管AHA/ACC分型是术中急性血管并发症的预测因素。结论PCI术前增高的CRP、IL-6水平可能与术中急性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相关。

  • 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