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艾段温针法治疗肾虚肝郁型弱精子症临床研究

作者:孙敦坡; 姜明孝; 马小闵; 鹿朦; 刘兆飞; **松; 高绪柱*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37(01): 41-46.
DOI:10.14148/j.issn.1672-0482.2021.0041

摘要

目的观察大艾段温针灸法治疗肾虚肝郁型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精液常规、精浆生化、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药物组、常规温针组、普通针刺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使用大艾段温针灸法,采用4 cm艾段,药物组应用硫酸锌片、维生素E软胶囊、五子衍宗丸,常规温针组采用2.5 cm艾段,普通针刺组常规针刺,不用灸法。各组均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4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精液常规、精浆生化以及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药物组疗效均优于普通针刺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情绪低落、记忆力下降、精液清冷)改善方面,观察组优于其他3组(P<0.05~0.01)。4组精子活率、a级精子、a+b级精子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0.01),4组的精子畸形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畸形率、a级精子、a+b级精子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其他3组(P<0.05~0.01),精子活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常规温针组、普通针刺组(P<0.01)。4组的精浆果糖、中性α-葡萄糖糖苷酶及药物组精浆锌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在精浆果糖、中性α-葡萄糖糖苷酶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其他3组(P<0.01)。4组的睾酮、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激素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0.01);睾酮方面观察组优于药物组(P<0.01),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激素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其他3组(P<0.05~0.01)。结论大艾段温针灸法治疗肾虚肝郁型弱精子症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中医临床症状、精液常规、精浆生化以及性激素水平相关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性激素水平相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