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经腹膜外侧前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OLIF)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中。与传统后路椎间融合术相比,OLIF能否达到相同的稳定性仍值得商榷。目的:利用有限元技术探究不同OLIF手术术后融合器、固定装置和腰椎主要结构的应力变化及稳定性。方法:利用有限元技术建立正常成年男性腰椎模型(A组),OLIF术后单纯植入cage模型(B组),OLIF术后cage联合钉棒固定模型(C组)。分别对三个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比较腰椎各部分行OLIF术后的稳定性及应力。结果:在施加载荷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6种状态下,相比正常模型(A组),B组与C组模型L2-L3、L3-L4的活动度均减少,而B组与C组之间活动度相差不明显;与B组模型相比,C组模型的cage在6种状态下的等效应力减小;三组模型进行后伸时,B组手术节段以下腰椎小关节应力增加;与A组模型相比,B组及C组融合节段上下终板应力增大。结论:单纯cage融合及cage联合钉棒内固定的OLIF术后都可以达到良好的稳定性。单纯使用融合器时,融合节段以下小关节应力增加,提示可能会加速小关节的退化。联合使用钉棒内固定后,钉棒会分担部分融合器所受应力并减小融合器的载荷,将会减少融合器下沉移位等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 单位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