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黔南州麻风新病例传染来源,比较不同方式发现病例情况,为做好早期发现病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2年起,5年为一年段,统计全州新发现麻风病例性别、年龄、诊断延迟期≤2年、Ⅱ畸残和传染来源与发现方式,作相关比较分析。结果全州新发现麻风病402例中,传染来源家内、家外和不明分别占28.11%(113/402)、31.59%(127/402)和40.30%(162/402),自报、线索调查和皮肤科门诊发现麻风病例构成比较高,分别占31.09%(125/402)、28.61%(115/402)和21.14%(85/402);自报、皮肤科门诊和接触者检查发现诊断延迟期≤2年病例构成比较高,分别占其发现病例数67.20%(84/125)、67.06%(57/85)和65.22%(15/23);皮肤科门诊、接触者检查和自报发现Ⅱ畸残病例构成比较低,分别占其发现病例数15.29%(13/85)、21.74%(5/23)和24.80%(31/125)。结论加大麻风早期症状、延迟治疗导致畸残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自报、他报和线索调查早期病例比例;提高专业人员早期发现、诊断麻风病技能;疫点调查、接触者检查发现病例少,亟待加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