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受实用理性影响,有关翻译策略的争论一直是中国翻译理论话语的核心。本文从概念史视角梳理了中国翻译策略话语的历时演变,包括佛经翻译时期的文与质、民国时期的直译与意译、新千年之后的归化与异化的主要内涵、相关争论、外部影响因素等,初步总结了这三组基本概念的概念话语体系,为全面、辩证地理解这些翻译策略话语提供场域参照。就历时角度而言,这三组概念的内涵既有继承又有发展,逐渐形成了当前以归化和异化为主导的翻译策略话语。翻译策略的基本概念在争论中演变发展,几乎所有的争论体现的都是求真与务实之间的张力与较量,最终走向一种中庸之道式的调和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