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早期维生素E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尹利芳; 柳国胜; 陈诚*; 韩静; 周翔; 张玲; 张莉; 何旭
来源:中国妇幼保健, 2020, 35(15): 2813-2815.
DOI:10.19829/j.zgfybj.issn.1001-4411.2020.15.025

摘要

目的探究早产儿维生素E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早产儿早期维生素E水平的更全面补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3月龙岗区早产儿200例,按不同的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配方奶组、混合喂养组及静脉营养组,分别于出生后第1天、第7天检测早产儿机体维生素E水平,对比早产儿维生素E水平,为早产儿早期维生素E补充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患儿母亲患有产前发热、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痫、胎盘绒毛膜羊膜炎等均可能引起患儿早产后维生素E水平低于正常范围(P<0.05),且妊娠期糖尿病、产前发热、胎膜早破对于引起早产儿维生素E水平过低的概率较大(P<0.01);早产胎儿平均胎龄33周,早产儿常见并发症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等,发生率依次为6.50%、5.50%、3.50%;出生第1天各组早产儿维生素E水平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第7天各组早产儿维生素E水平明显升高(P<0.05);早产儿出生第1天时,维生素E缺乏患儿173例,占比86.5%,早产儿出生第7天时,维生素E缺乏患儿89例,其中母乳喂养组9例、配方奶组21例、混合喂养组16例、静脉营养组43例。结论早产儿维生素E水平与母亲产前发热、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痫、胎盘绒毛膜羊膜炎有关,早产儿喂养方法对其维生素E水平存在直接影响,建议早产儿进行母乳喂养或混合喂养。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