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短链脂肪酸具有促进肠道及人体健康的有益功能,采用体外模拟肠道内环境的方法,分析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等肠道益生菌发酵山药低聚糖产生短链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结果发现:山药低聚糖在模拟结肠环境中被乳酸菌作为碳源利用,产生对人体健康有积极作用的乳酸、乙酸及丙酸等短链脂肪酸,且产生短链脂肪酸的浓度与菌种及发酵时间相关。在48 h发酵过程中,乳酸在植物乳杆菌48 h发酵液中含量最高,达(13. 800±0. 243) mg/m L;乙酸在动物双歧杆菌48 h发酵液中含量最高,达(1. 850±0. 003) mg/m L;丙酸则在动物双歧杆菌8h发酵液中含量最高,为(0. 082±0. 001) mg/m L。研究结果提示,可通过改善膳食结构调节肠道益生菌产生短链脂肪酸,维持肠道与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