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义治疗肝胃不和证用药规律数据挖掘分析

作者:李娟; 杨柱; 龙奉玺; 王镜辉; 郭斌; 李军; 陈杰; 王倩; 唐东昕*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2018, 45(09): 1845-1848.
DOI:10.13192/j.issn.1000-1719.2018.09.017

摘要

目的: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3软件,分析探讨"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治疗"肝胃不和证"临证用药特点。方法:筛选出2016年8月25日—2017年7月1日期间因"肝胃不和证"就诊于国医大师刘教授国医堂门诊的患者;将药方及相关信息录入软件,并采用关联规则、频次分析等方法,分析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及治疗原则等,从而分析探讨刘教授治疗"肝胃不和证"用药特点。结果:研究共录入医案421份,其中男135例,女286例;涉及中医疾病54种(胃痛、胁痛、腹痛、胃热、胃癌等);涉及西医疾病28种(慢性胃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胃癌、肠息肉等);共涉及症状158个(胃痛、口干苦、反酸、纳差、胁痛等);涉及方剂共23首(半夏泻心汤、小半夏汤、左金丸、三黄汤、黄连乌梅汤等);涉及中药198味,总共使用频次6153次(黄连、吴茱萸、半夏、黄芩、郁金、佛手、徐长卿、木香等);中药配伍模块分析,结果提示共获得15条中药组合关联规则;进行药对分析(前5位依次为:吴茱萸、黄连;黄连、半夏;黄连、黄芩;黄芩、吴茱萸;黄芩、半夏)。结论:刘教授治疗"肝胃不和证"多用疏肝行气,清热和胃之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