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诊断意义比较

作者:李栋军; 杨文利*; 王子杨; 陈伟; 赵琦; 李逸丰; 崔蕊; 沈琳; 魏文斌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 2018, 54(03): 194-198.
DOI:10.3760/cma.j.issn.0412-4081.2018.03.009

摘要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诊断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并进行CEUS和DCE-MRI检查的63例(63只眼)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 其中男性30例, 女性33例, 年龄27~69岁, 平均47岁。对CEUS及DCE-MRI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得出诊断结果, 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分别计算CEUS、DCE-MRI及联合诊断的符合率。通过Fisher精确检验, 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及联合诊断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诊断效能。结果 63例葡萄膜黑色素瘤中, CEUS、DCE-MRI及联合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3.7%(59/63)、90.5%(57/63)和100%(63/63)。CEUS与DCE-MRI诊断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3)。63例葡萄膜黑色素瘤中, CEUS时间-强度曲线表现为快进快出型55例、快进慢出型8例;DCE-MRI动态增强曲线表现为速升速降型54例, 速升缓降型7例, 持续上升型2例。结论 CEUS是诊断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有效方法, CEUS与DCE-MRI在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诊断中具有相似的诊断价值, 联合两种检查方法可以丰富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诊断信息, 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中华眼科杂志, 2018, 54:194-198)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