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窦娥冤》解读中,有拔高评价窦娥形象之嫌,对安排窦天章审案以及鬼魂托梦、平冤昭雪的结尾的价值有争议,有重新释读之必要。窦娥是一位善良、本分而悲苦的普通女子,是当时道德的坚守者,而非冲破者和觉醒者。由窦天章审案,可照应开头,节省笔墨;作者已着意剔除亲情对案件的影响。昭雪冤案,满足观众惩恶扬善的心理诉求,利于抚慰观众愤怒情绪,回归平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