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成功再通患者9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10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血管内治疗术后闭塞血管成功再通的老年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脑卒中患者123例,根据90 d内死亡与否分为死亡组21例和非死亡组102例。详尽收集2组基线资料、基线前循环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脑卒中TOAST病因分型、实验室资料、入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特征、取栓治疗的相关指标、术后指标,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以及术后90 d预后情况。结果 死亡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纤维蛋白原、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手术时间、术后24 h NIHSS评分、术后颅内出血及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比例明显高于非死亡组,ASPECTS、mTICI分级3级比例明显低于非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TICI分级3级是术后90 d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OR=0.265,95%CI:0.076~0.922,P=0.037),入院舒张压及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是术后90 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1.060,95%CI:1.011~1.112,P=0.016;OR=9.752,95%CI:2.554~37.230,P=0.001)。结论 老年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成功再通的死亡患者具有较高的入院舒张压、症状性颅内出血和较低mTICI分级3级。
-
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