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神经刺激仪产生信号对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进行定位,观察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湘南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9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其中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外周神经阻滞镇痛组为A组(50例)、连续硬膜外镇痛组为B组(50例)、连续静脉给药镇痛组为C组(50例),对比3组患者经神经刺激仪引导后外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结果 与C组比较,T1~T2期间,B组与A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T1-T4期间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在T1~T3时SBP、DBP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在T1~T4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段内HR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B组的34.00%、C组的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方式能够有效镇痛,相较于连续硬膜外镇痛,连续静脉给药镇痛的效果更好,同时具有安全可靠的临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