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据地方志文献,历史上多地曾修建董子祠来纪念董仲舒。董子祠分布情况大致与董仲舒出生地及从政地有关。从地理区域来看,董子祠分布在河北、山东、江苏、四川、湖北等省份。从祠祀的修建时间来看,在董仲舒故里相关的区域(河北、山东),董子祠出现较早,至迟在宋元之际已颇具规模。而其他区域主要是在明代产生,并且明清期间,相关祠庙的修缮行为也极为普遍。这表明至明清之际,在儒学作为官学的代表极为完善成熟的背景下,董仲舒受到了极大推崇。在董子祠修建的同时,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董子祠祀资料及诗文,其中包含了董子祠的历代修缮情况、后人对董仲舒的评价、董仲舒在推动社会教化勉励后学等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各地祭祀董仲舒的原因,这些对我们全面评价和研究董仲舒是极为重要的,也为“董子故里之争”提供了新的解释,或许能为董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