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民族八省区50个地级城市的样本数据,采用Fare-Primont指数法测算了民族地区地级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并以此作为度量高质量发展的指标,进一步分析了民族地区城市发展质量的动态变化与区域差异、发展质量与数量增长的关系,以及发展质量提升的潜力。结果显示:2006-2017年,民族地区城市的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在波动中有所下降,其中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差距有明显收敛的趋势,而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则在不断变化;根据发展质量和增长数量的相对关系,民族地区的地级城市可分为质量高数量高、质量低数量高、质量低数量低、质量高数量低四种类型;不同城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发展质量改善潜力,且对于大部分城市,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在发展质量潜力释放中具有重要作用。鉴于质量发展的城市异质性和资源配置效率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欲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需采取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政策,并注意通过倾斜和干预等形式补齐不同城市在要素资源上的短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