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建立低位咬合动物模型,观察低位咬合时大鼠咬肌损伤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为进一步探讨TMD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A组(磨全牙列组)、实验B组(磨后牙组)、实验C组(磨前牙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人工磨低大鼠不同牙列段牙齿的方法建立低位咬合动物模型,于干预后1周、2周、4周将各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分别处死4只。取咬肌浅层制作石蜡切片行HE染色,观察咬合降低后大鼠咬肌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低位咬合可以对咬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炎症反应,组织学观察为肌纤维排列紊乱、粗细不均,肌横纹模糊消失,炎细胞浸润,肌纤维萎缩断裂,肌肉内部血管增生、扩张等,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