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四川省泸州市2006-2020年闪电定位资料以及气象观测站年雷暴日数作为基础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以及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泸州地区长江河谷地带雷电活动规律及其危险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泸州地区近年来雷电活动呈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2000年以前处于正距平占优势的多雷暴阶段,2000年以后则是负距平占优势的少雷暴阶段.季节、月分布特征均呈明显的“单峰”特性,其中夏季雷电发生次数最多,春秋季次之,冬季基本无雷暴发生;日内雷电主要发生在午后15时至次日02时,峰值出现在深夜23时.危险评价结果表明,泸州地区雷电高危险区主要集中在叙永南部、古蔺北部以及合江西部地区,低危险区域位于北部泸县、龙马潭等区域,南部地区危险性明显高于北部地区.
-
单位四川省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