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椎体骨折行椎体成形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评估

作者:隋吉生; 王黎明; 张绍东; 曾逸文; 孙强
来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 15(36): 7077-7143.
DOI:10.13241/j.cnki.pmb.2015.36.020

摘要

目的:对创伤性椎体骨折患者使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后可能再次引起骨折的多个因素进行评估。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的患者161例,其中再次发生骨折的患者113例(131椎),根据治疗方法(PVP或PKP)和再次发生骨折的部位(手术椎体或非手术椎体)不同,将患者分成A1和A2(再发骨折部位是手术椎体)、B1和B2(骨折部位为非手术椎体)、C1和C2(手术椎体和非手术椎体)以及D组(未再次发生骨折)共七组,A1,B1,C1三组使用PVP,A2,B2,C2三组使用PKP,记录各组患者可能导致再发骨折风险的因素并和D组比较,分析PVP或PKP治疗后椎体再次发生骨折的高危因素。结果:患者身高、体重、年龄等一系列因素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水泥注入的体积在再发骨折患者和D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盘骨水泥是否渗透和是否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发骨折患者和D组患者25-(OH)D的浓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椎间盘水泥渗透、低浓度的25-(OH)D和未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是椎体成形术治疗后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VP或PKP治疗后椎体再次发生骨折的三个危险因素是椎间盘骨水泥渗透、较低的25-(OH)D浓度和未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