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棒材线投产以来产能一直得不到释放,尤其是Φ12 mm、Φ14 mm等小规格班产量低,吨钢加工成本较高的问题,通过分析其产能主要受限在精整区,并先后实施一系列有效措施包括程序优化,新功能开发,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等,使瓶颈难题得到攻克,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精整区收集效率,释放了轧线产能,大大降低了吨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