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山东大鼓又名"梨花大鼓"或"犁铧大鼓",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期的鲁西北地区,从起初以敲击犁铧碎片伴奏演唱民歌小调的形式,逐渐发展为成套唱腔并有三弦伴奏的说唱表演,是具有典型地域文化特色的山东民间艺术。大鼓文化曾灿烂一时,受到全国各地群众的喜爱,但历经战乱分合的流离,饱受文化多样的冲击,山东大鼓在自身条件局限和外部环境改变的双重夹击下,艺人流失,传承不济,鼓声渐渐沉寂。本文旨在分析山东大鼓衰落的原因基础上,提出对其保护和传承的可行性对策。

  • 单位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