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东洞庭湖钉螺自然消亡洲滩水体环境对钉螺体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探索钉螺自然消亡与其体内微生物的关系。方法采用笼养观察法,将采集的实验钉螺置于实验螺笼内,分别投放至东洞庭湖有钉螺自然消亡的钱粮湖洲滩(钱粮湖区)和持续有钉螺孳生的君山公园洲滩(君山公园区)水体中,30 d后回收钉螺并观察钉螺死活。对投放前、投放现场后回收钉螺体内的真菌和细菌体进行DNA测序,并进行物种多样性和丰度等分析。结果投放钱粮湖区和君山公园区水淹30d后的钉螺存活率分别为28.0%(70/250)和64.8%(162/250)(χ2=81.365,P<0.01)。多样性分析显示,投放在钱粮湖区的钉螺体内真菌物种总数和细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投放前,且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差异;生物丰度较其他组有差异的生物群中包括对钉螺有害的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结论东洞庭湖钉螺自然消亡洲滩的水体环境对钉螺体内微生物群落构成一定影响,但水环境导致的钉螺体内微生物谱变化是否为引起钉螺自然消亡的原因则仍待进一步研究。
-
单位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