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后骨水泥渗漏风险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236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后是否发生骨水泥渗漏分为渗漏组(n=58)和未渗漏组(n=178)。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相关因素对骨水泥渗漏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采用R语言软件4.0“rms”包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渗漏组与未渗漏组患者在年龄、骨密度、椎体压缩程度、椎体终板/后壁完整、骨水泥黏度和骨水泥注射量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骨密度、骨水泥注射量预测骨水泥渗漏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4、0.825、0.803;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1岁、0.67 g/cm2、4.4 ml。年龄(>71岁)、骨密度(≤0.67 g/cm2)、椎体压缩程度(重度)、椎体终板/后壁完整(否)、骨水泥黏度(低黏度)、骨水泥注射量(>4.4 ml)是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预测骨水泥渗漏C-index为0.802(95%CI:0.689~0.868),阈值>0.19,列线图模型提供临床净收益。结论 年龄、骨密度、椎体压缩程度、椎体终板/后壁完整、骨水泥黏度、骨水泥注射量是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为预测因子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单位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